时间:2021/6/15 12:01:43 来自:王姐读财经 浏览:1257
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,中国的企业数量正在迅速增加。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1月27日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,截至2018年底,我国民营企业1561.4万户,占全部法人单位(其余为国有企业、外商投资企业等)的84.1%,因此,中国企业总数为15614家/84.1%=1856.6万户。而且这还只是3年前的数据。
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农民工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。毕竟,过去没有大企业的支持,很多人只能在农村种一亩地,但一年后只能挣温饱。早期有许多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去工作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逃离工厂的人越来越多。留在工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只剩下一些老年雇员。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的现象。为什么会这样?
如果仔细分析当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,我们会发现,在这样的市场中,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找工作,而找工作的人的现象也非常普遍。在这场招聘会上,很多人竞相应聘。要知道,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,最不缺的就是人。这是近年来非常令人费解的情况。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接受工厂的工作。在这种情况下,工厂里劳动力严重短缺。
为了生存,这些工厂不得不在全国各地招聘大量工人。即使他们努力招工,也招不到工人。对于这些问题,中国著名企业家曹德旺曾经说过,就像他早年被赶出村子一样,因为很多村民认为他很穷,但是他不容易放弃,而且他眼光很长远,所以经过努力,他成了玻璃大王。在他看来,中国之所以出现用工荒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,不愿到工厂打工,其实是制度不合理造成的。
在当下有许多工厂,甚至连主管级别的管理人员也留不住。许多工厂对钟点工的报价是每小时20元,而对自己的员工则是每小时15元。进过工厂的人都知道,一些正式员工的工资不会超过每小时15元。
相比之下,那些钟点工的待遇则完全不同。他们每小时至少能得到20元。这些工厂通过高价雇用临时工或兼职工人,提供比正式工人更高的工资。在这种情况下,必然会导致正式员工离职、跳槽的现象。
为什么不提高工资呢?
俗话说,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如果企业一个接一个地提高员工的工资,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员工。那么,为什么很多企业不选择提高员工工资呢?有三个原因:
一是负担不起:对于大企业,特别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甚至垄断地位的企业来说,给他们高工资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对于一些处于底层的企业来说,他们的利润是极其有限的。一旦他们得到更高的福利待遇,可能企业也就无法正常运营了。
二是行业限制:现实中,一些企业有能力提高工资,但也有一些企业受到行业协会的限制。一般来说,每个地区的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行业协会来进行信息共享、相互合作等,为了避免内部竞争,一些行业协会会给员工的工资发放一个系数。如标准值为5000元/月,最高浮动利率不超过1.2倍。为了避免盲目增加,其他企业也必须增加整个地区的劳动力成本。也就是说,工资可以涨,但要涨得有控制,这样才能保持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。
还有其他选择:相信那些在外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劳务中介。他们去工厂找工作或自己招工总是有限制的(他们一家一家去,企业很难举办一定规模的招聘会或宣传),于是劳务中介公司应运而生。现在有些企业不是自己直接招聘,而是通过劳务中介机构招聘。企业直接与劳务代理公司签订合同。工资支付给代理公司,然后代理公司支付给每个员工。这类员工在企业中又称劳务派遣员工。对企业来说,省去了很多招工的麻烦,而且由于他们不是正式员工,不需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,所以很多企业会通过中介公司去工人,而不会提高薪酬去招工。
专家表示,资本是盈利的。在工厂正常运转的情况下,大多数企业无法大力提高员工工资。对老板来说,给员工的工资越低,他们能得到的利润就越高。因此,当前的“用工荒”并不是真正的“荒”,当真正的“荒”来临时,加薪的时候就会到来!